县政府网站 | 市政府网站 实时天气: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941-3106199 - 邮箱:2792631559@qq.com)
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专题专栏 - 热点新闻 - 详细

【甘快看】再读“马家窑”|马家窑,在哪里?

日期:2024/11/12 字号:[大][中][小] 视力保护色:

再读“马家窑”|马家窑,在哪里?

2024-11-12 11:45:40浏览量:150.5万

来源:新华社

新华全媒+

查看详情
01:40

黄河上游,洮河奔腾,千年不息

黄土之巅,厚重苍茫,孕育辉煌

  这是在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洮阳镇拍摄的马家窑村景象(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张睿 摄

近日

包含马家窑彩陶在内的

56件流失文物艺术品

从意大利回归祖国

让马家窑彩陶

这个被誉为“图画的‘史记’”

再次聚焦世人眼光


100年前

一位外国人来到了位于洮河西岸的马家窑村

首次发现了远古时期的马家窑彩陶

  这是在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洮阳镇拍摄的马家窑村景象。新华社记者 范培珅 摄

这位叫安特生的瑞典地质学家

将之称为“甘肃仰韶文化”

还提出“彩陶文化西来说”

  这是在临洮县博物馆翻拍的安特生照片。新华社记者 范培珅 摄

到20世纪40年代

中国考古学家夏鼐发现所谓“甘肃仰韶文化”

与河南仰韶文化有颇多不同

以马家窑遗址作为代表的文化类型

应为独立的文化形态

并将之称为马家窑文化

  这是在临洮县博物馆拍摄的考古学家夏鼐关于马家窑文化定名的介绍。新华社记者 范培珅 摄

甘肃临洮马家窑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

被评为“二十世纪中国百项考古大发现”之一

今年是马家窑文化发现100周年

几代中国考古人接力发掘证实

以彩陶为代表的早期中国文化

非但不是“西来”的

反而不断向西拓展

  这是在定西市临洮县洮阳镇马家窑村拍摄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马家窑遗址石碑。新华社记者 范培珅 摄

马家窑文化

是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文化类型

距今5000多年

分为马家窑、半山、马厂三个类型

考古发掘发现

马家窑文化由黄河上游中心区

向西、向南发展

曾南传至四川北部

可能对后来的三星堆和金沙文化产生影响

  这是在临洮县博物馆拍摄的马家窑遗址发掘复原场景。新华社记者 范培珅 摄

往北、向西传播

曾发展至新疆东部

马家窑文化的传播路径

极大拓展了中华文明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见证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

形成和发展的演进历程

更有力驳斥了“中国文化西来说”

  这是在临洮县博物馆拍摄的马家窑文化马家窑期的彩陶。新华社记者 范培珅 摄

有“远古文明之光”美誉的马家窑文化

最典型的特征就是马家窑彩陶

这个被众多学者誉为

“远古时期彩陶旗帜”的器物

为后人打开了一扇通往5000多年前

多彩世界的大门

  这是在临洮县博物馆拍摄的马家窑文化马家窑期的彩陶。新华社记者 范培珅 摄

浓亮如漆的黑彩、红彩、白彩

灵动的水波纹、旋涡纹、网格纹

丰富的蛙形、鱼形、人形等图案

生动展现史前先民多姿的生活场景

  这是在临洮县博物馆拍摄的马家窑文化马家窑期的彩陶。新华社记者 范培珅 摄

这类经过粘土烧制、用于汲水盛物的器物

印证着先民的艺术构思已达到一定高度

  这是在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洮阳镇拍摄的马家窑村景象。新华社记者 范培珅 摄

文脉千年,融通互鉴

马家窑文化还见证了早期中国的对外交流

中亚的锯齿纹等纹饰出现在马家窑彩陶上

远隔千里的不同文化在器物、形态、纹饰上

有异曲同工之妙

  意大利返还中国的新石器时代马家窑彩陶器(11月5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

5000多年后的今天

以文物为桥梁和纽带

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新画卷徐徐展开



策划:令伟家、宋常青

统筹:曹建礼、范培珅

记者:王朋、何问、张睿、刘雅萱

新华社新媒体中心

新华社甘肃分社

联合出品


鸣谢:甘肃临洮马家窑文化研究院

临洮县博物馆


【推荐给好友阅读】 【关闭本页】 【打印本稿】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18-2020 临潭宣传网 www.ltxcw.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甘肃省临潭县城关镇西大街160号 建议使用1920*1080分辩率
网络谣言举报电话:(0941)8218089 举报网站:http://www.gsjubao.cn 举报邮箱:xs8218089@163.com
主办:临潭县委宣传部 陇ICP备2022000032号甘公网安备 62302102000112号